2020年09月12日-2020年09月18日焦炭价格指数(CSPI)
评审程序为书面审查、集中答辩、现场核查。
同时,抓紧开展环境法的法典化研究,进一步完善环境立法模式,逐步减少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冲突。别涛介绍,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情况下,这部法律通过加强对固体废物包括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等的监管力度,将有力促进固体废物领域生态环保工作,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
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相关的资源法律22部。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赔偿制度改革更深化 案件覆盖面和影响力更加广泛中办、国办印发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和新制修订的民法典、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森林法等法律,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做了相关规定,司法机关出台了《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已经成为改革实践上升为法律制度的一个典范。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联合构建了改革分工协作、整体推进工作机制,并有效运转。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十大典型案例评选过程中,公众累计投票数超过440万,形成良好舆论氛围。
生态环境领域高质量立法取得了突出成效,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行有效的生态环境部部门规章共计88件。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预案修订明确要求各盟市制定一城一案、各企业制定一厂一策,实现所有涉气企业(工程)全部纳入应急减排项目清单,实施清单化管理
当空气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时,预警等级会升级,升级为橙色、红色预警,相应采取更严格的Ⅱ级、Ⅰ级应急防控措施。据张树礼介绍,按照内蒙古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当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达到200时为重度污染,当预测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并将持续2天或48小时及以上时,即触发启动黄色预警,并跟进实施Ⅲ级应急防控。考虑原预案蓝色预警只有建议性减排措施,减排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本次预案修订取消了蓝色预警,由原四级预警调整为现在的三级预警,实现了国家、自治区、盟市预警和防控等级协调一致。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预案修订明确要求各盟市制定一城一案、各企业制定一厂一策,实现所有涉气企业(工程)全部纳入应急减排项目清单,实施清单化管理。
6月1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0年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内蒙古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张树礼如是说。本次预案修订增设3个污染控制区,将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划定为一个污染控制区,将乌海市及周边地区划定为另一个污染控制区,当三个及以上相邻盟市达到预警启动条件时,也视同为一个污染控制区,实行区域预警应急统筹管理。
在应急防控期间,列入清单内的企业,要按照一厂一策执行应急减排措施,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要落实到位,必须达到减排比例要求探索社会源危险废物管理试点,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与转运试点取得阶段成效,建成投运22家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企业,全省新增废铅蓄电池收集总能力50.2万吨/年,补齐了废铅蓄电池收集能力空白短板。全省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达9.75万吨/年,经受住了疫情期间医疗废物集中安全处置的大考。开展打击涉废铅蓄电池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坚决遏制非法收集、贮存、运输和利用处置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持续推进规划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全省持危险废物综合经营许可证企业48家,核准处置利用能力259.55万吨,比2018年底增长162%,攻克了危险废物处理利用能力不足的难点。聚焦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意见,生态环境厅对症下药、多措并举,进一步提升处置利用能力、优化跨省转移流程、推进集中收集试点,着力破解全省危险废物处置难问题。优化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流程,由县、市生态环境部门逐级审核上报改为直报生态环境厅审查办理,全面运行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与重庆、陕西、甘肃、贵州、西藏等地建立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快审快复机制,平均缩减审批时限30个工作日以上,1-5月全省跨省转移危险废物148批次、约20.37万吨,疏通了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处置的堵点。推进试点,补齐短板。
优化流程,疏通堵点。提升能力,攻克难点
聚焦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意见,生态环境厅对症下药、多措并举,进一步提升处置利用能力、优化跨省转移流程、推进集中收集试点,着力破解全省危险废物处置难问题。持续推进规划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全省持危险废物综合经营许可证企业48家,核准处置利用能力259.55万吨,比2018年底增长162%,攻克了危险废物处理利用能力不足的难点。
探索社会源危险废物管理试点,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与转运试点取得阶段成效,建成投运22家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企业,全省新增废铅蓄电池收集总能力50.2万吨/年,补齐了废铅蓄电池收集能力空白短板。优化流程,疏通堵点。优化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流程,由县、市生态环境部门逐级审核上报改为直报生态环境厅审查办理,全面运行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与重庆、陕西、甘肃、贵州、西藏等地建立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快审快复机制,平均缩减审批时限30个工作日以上,1-5月全省跨省转移危险废物148批次、约20.37万吨,疏通了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处置的堵点。全省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达9.75万吨/年,经受住了疫情期间医疗废物集中安全处置的大考。提升能力,攻克难点。推进试点,补齐短板。
开展打击涉废铅蓄电池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坚决遏制非法收集、贮存、运输和利用处置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这一制度自实施以来,全市共实施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项目898个,涉及总投资753亿余元,极大促进了经济发展。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推行并联审批,环境影响评价在开工建设前完成即可。
对临时性的上述三类建设项目(包括临时性建设使用,临时性改扩建或转产等),可以豁免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医疗废物处置项目参照执行。2019年6月,印发《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2019年修订)的通知》,将风电、印刷线路板等类别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下放至区县,将炼钢和全部有色冶炼等类别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上收。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加强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及时将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有关建议反馈市生态环境局。以上项目也不纳入环评管理。建设施工和环评审批同步7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受益去年以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对市政府百项重点项目名录和市级重大项目,服务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制定了将技术评估移到审批受理前进行的举措,提前解决环评报告技术问题。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环境风险可控,且符合产业准入、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要求的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和除上述29类以外的工业项目,在疫情影响期间试点建设施工和环评审批同步进行,建设单位提交申请和承诺后即可开工建设。
数据显示,2019年,重庆审查规划环评50个,审批项目环评4074个、涉及总投资4772亿元,全力推动了高铁、公路、水利枢纽等重大项目落地。近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印发《重庆市不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建设项目类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助推重大项目落地见效,服务重庆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虽然不纳入环评管理,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并没放松。2020年3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效率的通知》,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较大影响的化工等29类建设项目,采取简化工作流程、优化审批方式、开辟绿色通道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环评审批工作效率。
据介绍,目前,有占比85%的项目环评由审批改为网上备案,环评报告书审批时限从60日压缩为20个工作日,报告表从30日压缩为10个工作日。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制定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服务保障的通知》,在疫情防控期间实施环评告知承诺制。
我们对渝湘高速公路扩能、重庆三环高速公路合川至长寿段、重庆彭水至酉阳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工程等重大项目就采取了提前进行专家指导和技术评估的措施,有效压缩了环评审批时限。同时,《通知》增加了部分未在名录中的项目,主要包括扶贫项目两不愁三保障中的饮水安全项目(仅包括总库容小于10万立方米的山坪塘、窖池等小型蓄水工程)、义务教育建设项目、基本医疗用房项目(仅包括20张床位以下的卫生院、(所、站)、住房安全保障项目等。2019年4月,出台《重庆市环评领域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将涉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开展生态影响专题报告的内容纳入环评文件一并编制、报审,由环评文件审批部门依法审批,不需单独编制生态影响专题报告。自实施以来,已有渝湘高速扩能(巴南至武隆段)、渝湘高速扩能(武隆至彭水段)、武隆至道真高速(重庆段)、渝武高速公路扩能(北碚至合川段)、巫溪至开州高速公路、铜梁至安岳高速公路(重庆段)、江津至泸州北线高速等7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建设施工和环评审批同步进行的试点,共涉及投资933亿余元。
2018年12月,重庆印发了《关于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实施告知承诺制改革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工业类、城市基础设施类等19类项目实施告知承诺制审批。简化环评审批流程重庆做了这些探索据介绍,近年来,重庆在探索环评审批制度改革上早有一系列探索。
78项行业项目不纳入环评《通知》明确了重庆市不纳入建设项目环评管理的项目类型,包含产业类、环保治理类、社会服务类、基础设施、扶贫、疫情防控等方面,共涉及24类78项行业项目类型,主要为登记表类别的项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推进重点项目实施。
对环评文件的审批一律实施网上办一次办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环境风险可控,且符合产业准入、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要求的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和除上述29类以外的工业项目,在疫情影响期间试点建设施工和环评审批同步进行,建设单位提交申请和承诺后即可开工建设。
#相关推荐
-
评论列表 (0条)